2019年,嬰兒的話題終於降臨在我家。已經在外國生活第3年的我久違地見到我媽,第一晚就急不及待update 下各方親戚朋友的現況,提及別人的小孩時又講起我細個時的事。
其實太細個的事我一啲印象都無? 據我媽說2歲時親戚來我家看完我後,經常將我帶走過夜才回來。由於我不哭不鬧,親戚又向我媽說「點解你教到你個女咁 cool架」我媽透露當時心境時「?!cool?小孩有安全感知道離開了再回來也不會有任何改變才不哭不鬧」連今日的我聽到點解咁 cool 呢個問題都覺得好可笑,畢竟我今日都仲係好 cool ?
相對我弟熱情的性格,我一直覺得我家有點崎型所以我才有點 cool,卻得到我媽「這是安全感」的說法。不然想起以前聽過朋友家內會鬧交,內容是他家人想去 family trip 但我朋友已沒有年假/工作上走不開,說自己不去了。「你不愛我們!」家人超強烈的指控,我朋友也急着反擊「我為家做了這做了那,你怎麼可以說我不愛你們!」當時已年過30的朋友一家會將「愛」一詞掛在口邊,我覺得非常奇妙,想這一家感情真密切,因我自己恐怕到死那天都不會聽到我爸說「愛」這一字?
經我媽對「安全感」的解釋,發現我家果然有點崎型,對愛 或安全感完全有異類的釋譯。特此一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