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對於我來說,一間餐廳好味的定義就是,餐牌上所有食物都優秀,全部都是推薦,不會有良莠不一的情況。好像日本的拉麵店和餃子店,專注於一、兩種口味,菜牌就只有幾樣,往往成為名店大排長龍。今日想推介的上海弄堂,絕對是有一日我要離開香港時,想到沒辦法再品嘗而極可惜的一間小店。
上海弄堂在中環、跑馬地和天后共有3間分店,店面不大,像大部分的上海店一樣坐得很迫。我喜歡他們基本上是自己生意,每天下午阿姨都會自己包餃子,皮薄涵靚。擔擔麵、麻婆豆腐、回鍋肉等都像住家菜不太含味精。小籠包不太清楚是不是自家製總之小心湯汁燙口。還有很多,砂鍋蛋餃津白、葱油伴麵⋯
基於上海弄堂太美味,價錢又合理,加上我喜歡,久不久都會強拉日本人同事來吃飯。有一個平日非常節約的日本人同事,只要吃得飽又便宜又不會肚子痛就ok,第一次帶他去上海弄堂點了麻婆豆腐,才吃了一口就很感動的說:「原來麻婆豆腐這麼美味!」(跟日本的麻婆豆腐和香港廉價茶餐廳比較),餐牌上也有付日文照片和啤酒,對我來說帶日本人來是非常方便!可惜是他們只會老點在日本出名的上海菜。在日本的中國餐館絕大部分味道都不對勁,味精超多,根本就是兩碼子的事,大部分日本人來過香港食中華料理的話,都不能再接受日本的偽炒飯、麻婆豆腐和回鍋肉。這麼想,在香港可以吃到不少正宗的國際菜實在非常幸福!



